3·15 質監專家為您揭秘電子秤“作弊”方法及案例分析
今天是3·15消費者權益日。在日常消費過程中,人們可能會遇到一些缺斤短兩的煩惱。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專家為您指點,如何識別個別商家在電子秤上的“作弊”方法。
“作弊”方法一:修改計量單位,將電子秤變成九兩秤、八兩秤甚至七兩秤。通用的電子秤都是靠密碼校準,只要在電子秤的鍵盤上輸入密碼,再按調整鍵就可以調整稱重。電子秤顯示以公斤為單位,公斤與斤的轉換系數應設為2.0,但一些商家故意將轉換系數設為2.1、2.2牟利。這樣通過調整,就可以將一斤秤改成九兩、八兩、七兩秤。
“作弊”方法二:在電子秤下墊東西或帶托盤。一些商家在電子秤下墊塑料泡沫或硬幣,使電子秤失去平衡,從而使測量結果失準。還有就是商販會在電子秤上放托盤,然后稱重時同步操作秤背的按鍵,使總金額顯示包含了托盤重量。
“作弊”方法三:留底數作弊。有些商販在表示重量的數字中先儲存一定的底數,消費者購物時,先儲存的底數也就連同所購商品一并計算了價款。
“作弊”方法四:沖擊法。空秤時將商品重重地丟進秤盤,沖擊力使商品重量在一瞬間被人為加大。待消費者還未來得及細看,商販已將商品拿走,隨即報出重量。
案例一:
2013年2月25日,市民王女士在某海鮮市場購買基圍蝦。電子秤顯示,0.85千克,每千克90元,她需要支付77元。
王女士正要掏錢付賬,由當地質監、工商、*組成的聯合執法隊趕到,經查,該商家使用的是作弊電子秤。王女士購買的基圍蝦實際只有0.66千克,只需支付54元。
作假原理:
商家使用的電子秤,非法安裝了一種可以自由調整讀數的芯片。該芯片為電子秤設立了兩套程序:一是正常程序,執行此程序時,電子秤準確;二是需要輸入密碼才能進入的“秘密”程序,它可以讓800克的商品稱出1000克。
商家在接受常規性衡器執法檢查時,則開啟正常程序,其“貓膩”很難被發現。檢查一過,商家即開啟“秘密”程序,繼續欺騙消費者。
案例二:
2012年10月,某市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3家大閘蟹 ,發現這3家店使用的電子秤都是30千克級的大秤。
所謂“大秤”不是指秤的體積很大,而是它的稱量很大。這些店里的電子秤稱量達到30千克,其分度值是100克,也就是說,電子秤上的數字是以100克為單位起跳的。如果貨物的實際重量只有0.551千克,那么會自動顯示成0.60千克。這樣一來,就被多稱了49克。
根據相關法律規范的規定,經營者必須配備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計量器具,大閘蟹這樣的物品應該用稱量3千克或者6千克的電子秤,這樣稱出來的重量才能到克。
作假原理:
較貴重的商品用大秤稱量,由于分度值大,易造成誤差。
案例三:
近日,車主林到沙坪壩石門大橋附近的一家民營加油站,加了200元的93號汽油。加完油離開的路上,林看到車上的油表,發覺有問題,“200元的油,要加二十五六升,反映在油量表上,就是剛好兩大格(油量表刻度共4大格,50升),而這次我油量表顯示的加油量只有1大格多一點。”
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發現的問題,林在車內的油快用完時,換了一家加油站,同樣加了200元的93號汽油。“這次油表上顯示的就剛好是兩大格油。粗略估計,這家加油站至少偷了我1/3的油,價值六七十元。”
作假原理:
目前,加油站“短斤少兩”伎倆主要有以下幾種:
1.偷換傳動齒輪:加油計量器的傳動齒輪一般都有嚴格的尺寸規定,傳動齒輪每轉一周,顯示器上就能顯示加油數量,而將傳動齒輪偷換成“加長”版尺寸后,車主就要多付油費。
2.電子遙控作弊:不法分子利用電子遙控器,遙控渦輪流量傳感器的信號模擬裝置。在加油時,將模擬信號傳到電腦加油機的計數器中,使得實際加油量比加油機顯示量少許多。
3.接回流管:在油泵周邊,悄悄地接通一節小回流管,使油經過油泵計量后又有一小部分回流。
(本文由上海佳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www.jiayidz.net整理發布)